1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互联网+”协同制造与创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在论坛上表示,“互联网+”为未来产业和技术创新的相互促进并支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成长空间。他说,作为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宽带支撑着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工信部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力度。在供给放量不明显且需求存在韧性的情况下,近期基本面支撑期价持续上行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17日消息,我国将在湖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2个省级地区,北京市顺义区、安徽省马鞍山市、河南省洛阳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珠海市等5个市级地区,以及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等3个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对新建的居民小区,要相应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住房维修加固的乡镇居民区,同步恢复相应的公用设施功能。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优先恢复重建供水、供电、通信和道路桥梁等设施,完善相应管网。 根据重建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优先恢复建设和完善供排水管网、道路、电力、广播电视、消防等设施和污水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合理规划布局建设集镇集中安置点道路、供排水、电力等配套基础设施。 修复城镇供水管网77公里及附属设施,恢复重建33个集镇供水设施及管网配套。 坚持高质量、严标准,与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建设标准相衔接,优先安排学校、卫生计生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促进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和共建共享,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卫生计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要求,抓紧开展受损学校维修加固。合理布局学校,科学确定新建学校建设规模和标准。积极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接产业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专业。鼓励发达地区职业学校对口帮扶灾区职业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国培计划”、“特岗计划”等对灾区的支持力度。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北京2万余名“老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调查发现,大批“国四”标准柴油车环保造假,且堂而皇之地奔跑在路上“吞云吐雾”,成为严重雾霾的制造者之一。 “假国四”车又是如何一路闯过“红灯”的?生产、销售、上牌、年检等层层环节为什么都没堵住?相关监管部门是否失职?一个多月来,新华社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这辆车尾气超标。”执法队员拦下一辆带有“国四”标志、绿色环保标识的江淮柴油货车。“这是新车,怎么可能环保不达标?”记者不解。 环保部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如果发动机与排气口只有一根金属管连接,这属于自然吸气的“国二”标准车,如果真是“国四”车,应该有涡轮增压等装置,一个类似球状的东西。 “假国四、真国二”——4月25日,记者跟随天津市环保局、交管局开展的这次联合执法中,半小时内抽查的4辆柴油车都是如此,涉及凯马、东风、解放、江淮等品牌。 机动车尾气是城市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环保部调查,北京31.1%的PM2.5来源于机动车,而柴油车排放在全部机动车中占比高达90%。为此,我国从2007年开始推行“国三”标准,去年升级为“国四”标准。“国四”的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可望比“国二”分别减少八成和五成。 然而,已明令禁止上牌7年的“国二”柴油车目前仍假冒“国四”大批上路。今年3月,环保部在京津冀三地对16家企业生产的“国三”“国四”柴油车进行了环保关键部件核查,发现合格率只有32%。 河北廊坊,固安县金海汽车交易市场。东风、福田、江淮等国内知名大牌车企均有柴油车授权经销商在此销售。 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进福田奥铃汽车特许经销商——跃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向销售人员咨询购车,销售人员毫不遮掩:“公司所卖的车都是假国四、真国二。” 记者随机看了几辆该公司的汽车,发现这些贴着“国四”铭牌的汽车,均是自然吸气发动机,没有涡轮增压等“国四”要求的基本设备。上车试驾,一股呛人的黑烟顿时喷出来。 销售人员以为记者不太满意,马上解释说:“一辆假国四只要四万多元,一模一样的车变成电喷发动机的真国四要贵两万多,修车的还不一定会修真的。而且真国四的车要用国三、国四的柴油,北京等大城市的油品还可以,但许多中小城市的油品很差,好车烧坏油很容易出故障,换一个喷油嘴就要2000多块,划不来。” 这位销售人员还透露,其他品牌的车,像江淮、跃进、时代、东风等,也都是“假国四,真国二”。这一点,记者很快在市场中得到了证实。 “两坊一沂”,是业内人士对全国三大柴油车集散地的统称——河北廊坊、山东潍坊和临沂。由于历史、地理原因,这三地的柴油车销售被看做全国柴油车市场的风向标。 记者又先后探访了潍坊的福田、江淮、凯马、东风等经销商,临沂的时代、江淮等经销商,无一例外,他们都在卖“假国四、真国二”柴油车。 在潍坊金宝汽车城,福田特许经销商——凯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说:“我们公司仓库有200辆车,真国三或真国四仅有10辆,因为贵,卖不出去。” 廊坊固安福田奥铃汽车特许经销的销售人员说:“车管所上牌、环保局发环保标只看车的合格证,根本不检查发动机。虽然是‘假国四、真国二’,但所有的手续都能按国四的办,完全不影响使用。” 记者来到距金海汽车交易市场不远的车管所,几辆柴油车正停在院内等待上牌。一看便知,这几辆车并没有加装任何尾气后处理设备,属于典型的“假国四”。 走进办事大厅,只见墙上张贴了上牌须知等公告,其中明确规定要对车辆进行外观和尾气等方面的检测。而记者看到,一辆车在办完填表等相关手续后,工作人员会对购车发票及车辆合格证等进行检查,随后对整车进行拍照。但并没有进行验车和尾气检测。 记者与一辆“假国四”车主攀谈,他十分谨慎,但依旧说:“没什么难的,只要有厂家的合格证,就能上牌。” 记者还欲询问其他环节,被旁边一中年女子打断,她用手势暗示车主赶紧离开。这时,院内出来几名男子一直在盯着记者,无论记者走到哪,都离不开他们的视线。 环保部一位相关人士透露:“这些‘假国四’因使用国二标准的发动机,黑烟很大,肯定无法通过上牌和年检。但一些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趁机敛财。在一些地方,帮助车主通关的‘车虫’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随后,记者来到北京丰台区某验车场,这里是公安部门对车辆进行年检的地方。记者以汽车尾气超标被路检处罚为由,在车场附近联系到一个自称姓张的“车虫”,他承诺尾气检测“包过”,开价400元。 正在验车的一些车主告诉记者,这些“车虫”要么与验车工作人员“有密切关系”,要么通过往油箱添加一种催化剂,或暂时更换车辆三元催化器,让尾气排放瞬间“达标”。 那么,这么多“假国四”柴油车又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在“两坊一沂”三大市场试驾时,记者分别拍下了几种不同型号“假国四”的铭牌,然后登录环保部的机动车环保网查询。结果显示,这些车型竟然都是合法存在——涡轮增压或高压共轨等“国四”标准要求的配置一应俱全。 国家规定,一种车型能够批量生产,必须首先进入3个名单: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环保部《国家机动车排放型式核准目录》、国家质检总局《3C认证产品目录》。因此,车企在量产一种车型前,先要将样车送往国家指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后才能进入3个名单,进而拿到生产许可证。 问题就出在“样车”与“量产”之间,“掉包计”成为车企的惯用作假手法。 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丁焰说:“企业送检的样车与投入市场的卖车之间有巨大差距。样车可以达到‘国四’甚至更高标准,但批量生产的车连基本的配置都不达标。我们抽查发现,标明生产于2014年的‘国四’车,连‘国二’标准都达不到的情况非常普遍。” 能否在生产环节拦住“假国四”呢?汽车量产中,“环保生产一致性”的监管由环保部负责,“生产一致性”的监管由工信部负责,但两个部门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均表示:查处非常难。 “车企都会准备好达标的车,应对检查;即便在生产线上查到不符合‘国四’标准的车,但这时车上没贴合格证,他们就以‘这是农用车’等借口逃避监管。”环保部一位工作人员说。 国家投入重金治理雾霾,国人对治霾充满期待,但“假国四”柴油车横行的乱象却引发了人们更多追问,这些机构、车企和经销商的社会责任去哪儿了?对此,新华社记者将持续关注。(记者 王清颖、丁静、邓中豪、胡浩)